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一直是家长与社会不容忽视的课题,究其原因,与疾病严重的后果性有关。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轻则儿童走路呈鸭子步,重则会导致儿童髋关节完全破坏,可致残致瘫,对患儿的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每年新增患儿人数都呈阶梯式增加,我院接诊患儿中有不少就是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
一、患儿处于婴幼儿时期,只有早期“腿纹”这类不伤不痛的症状表现,家长一般不易发觉,等到孩子学会走路之后,家长才会逐渐发现孩子长短腿或者走路呈鸭步;
二、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积极干预治疗,病情会不断加重,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半脱位,严重的甚至引发骨关节炎和骨坏死等,患儿承受更多痛苦的同时,治疗难度也徒增。
所以,对于家里有小孩的家长,正确的的认识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是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存在的股骨头从髋骨臼窝里滑出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从而引起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引起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家族史、宫内机械压迫、错误的胎内襁褓方式等。
髋关节发育不良将导致股骨头承担的人体重量无法均衡分布,儿童一旦出现了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果不及时医治,将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儿股骨头变性坏死、髋臼变形、股骨头上移,产生行走困难、下肢短缩、髋部疼痛、步态异常等症状。也有少数病例患者是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才出现“爆发式”的症状。
如何识别「早期」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
对于儿童来说,可致残致瘫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对其伤害不亚于“洪水猛兽”,它会吞噬孩子的健康,绊住孩子未来的脚步。作为患儿家长来说,我们不能分担孩子的痛苦,但是我们可以对照以下症状,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拒之孩子的“髋部”外!
六大临床症状解析
1、臀部较宽: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等会致使小儿臀部变宽。
2、下肢不等长:小儿髋关节仅有一侧脱位或半脱位,致使其下肢不等长。
3、髋关节内收: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会致使其髋关节变窄内收。
4、肢体活动少: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疼痛感,小儿为了减少疼痛而减少肢体活动。
5、大腿纹多深且不对称:较于正常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小儿的腿部有较多较深的腿纹,且左右腿部的腿纹明显不对称。
6、步态奇怪: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小儿因为髋臼受到损伤,走路会失去平衡,所以走路时就会左右摇摆、形如鸭步。
有以上症状的患儿家长就要注意了,但如果没有也不能大意,因为儿童髋关节疾病早期症状的“特殊性”,十分不易被察觉,加上儿童表述能力差,甚至部分患儿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行走,所以早期症状很难被父母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高危人群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积极“备战”准备,比如患儿是臀位出生,患儿母亲羊水少以及亲属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一定要警惕,可通过专科医院的肌骨超声(而非X线,因为X线辐射较大)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孩子是否有无这一疾病的存在,做到有病尽早治,无病保心安。